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-全讯新

管理视线

资料搜索
搜索

你可以不圆滑,但必须懂世故--------文/尹惟楚

发布时间:2016-09-19    点击数:240

     大学时候的一位老师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。
     当年读博的时候,导师给他和另一个同学各分配了几个研究生,做两种不同假设的项目对比。最后两组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。
     可当以后再次进行项目分组报名的时候,师弟师妹们都希望分配到另一位师兄那里,这让老师内心觉得很受伤,也很疑惑。后来经一位师弟名言暗示,老师这才恍然大悟。
     项目中总会有许多细节问题,如果一一顾及,就会极大增加项目的工作量。有些师弟师妹为了偷懒,通常会走一些捷径,利用项目的容许差错范围取巧。一般来说,只要负责人能够圆滑地处理,睁一眼闭一眼,对于交差绝对没有问题,导师也不会真去仔细核查。
     可这是导师坚决反对的,也是行业内的大忌。
     老师原则性与执行力都很强,那些行为自然都遭到他的严厉斥责,女生被骂哭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。难免给人苛刻之感。
     而另外一位负责人,对待项目虽然也很严厉,但与老师不同,他在其他时候会将那些矛盾主动疏导,比如请他们吃宵夜,送女生们一些小东西,和他们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……
这就是根源所在。
     两人在对待原则问题时立场都很坚定,处理问题也不敷衍,不圆滑。但不同的是,另一位负责人还懂得人情世故,在原则与世故之间有了一个微妙的平衡。
   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不圆滑是一种坚守原则、不屈从于外界的自我捍卫,也可简单理解为仅是不愿委屈自己的感受。而过于注重自身感受,其实与过于在意别人看法一样,都是一种心理上的褊狭。
     一个心灵边界宽广的人,在满足自身感受的前提下,绝对也懂得去照顾他人的情绪,将原则与和善巧妙地糅合在生活里。
     古人讲究外圆内方,意思就是做人要想钱币一样,外表圆润,但内心方正。更通俗点来说就是凡事都应讲究与人为善,精通世故,但更要有自己的立场与原则,心中自存尺度。
     黄炎培就曾写信勉励儿子:“和若春风,肃若秋霜;取象于钱,外圆内方。”其实就是倡导一种世故而不圆滑的处世之道。
     外表圆润懂世故,内心方正不圆滑。
     前者使得自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进退有度,不因死板而显得毫无生趣,更不因棱角过于锋利而四处树敌;而后者则让自己在鱼龙混杂的社会中不摒弃初心,不曲意迎合,心存善念,恪守原则。
     在表面上距离越来越近,实质却愈发疏离的群居时代,许多人开始在生活中不知所措。其实生活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论,懂世故与不圆滑两者不能混为一谈,但却可以保持一种进退有度的微妙平衡。
     做一个世故而不圆滑的聪慧之人,这也是一场伴随人生的漫长修行。
网站地图